浙江自贸区发布2022年首批20个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2022-08-03 10:56:20

76.7分。这是日前发布的一份《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中,全国54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总体得分均值。在去年75.84分的基础上再次取得进步,这表明作为中国最高水的开放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呈现出稳步扎实推进的态势。

日前,浙江省自贸办公布了浙江自贸试验区2022年第一批20个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浙里移民服务集成改革、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低硫燃料油期货跨关区交割制度创新、数字化航运服务台、化工行业加工贸易物料信息化管理新模式、移动查验单兵集成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应用、“快递出海”工程探索跨境快递服务新模式、“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企业外联APP试点、市场采购组货人制度、油气产能预售交易模式创新成果、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制度集成创新、长三角部分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机制、“电碳税”指数综合评价体系、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募REITs试点、“义新欧”班列多式联运新通道、集卡、登轮、空港数字防疫智控体系、市场采购出口预包装食品监管创新、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精准化服务模式、“进口食品标签一件事”智慧化台等制度创新案例榜上有名。

浙江省自贸办副主任、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胡真舫表示,此次制度创新案例聚焦数字化改革任务,依托数字赋能,捏沙成团、集成创新,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坚持从市场主体获得感出发,推进各项改革,放大改革溢出效应,跳出自贸、发展自贸,打破部门壁垒、行政边界,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溢出效应。

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募REITs试点就通过公募REITs的创新型资产盘活方式,激活了重资产持有台的资金流动,让产业园区实现“投资-运营-盘活-再投资”的良内循环,打通“融-投-管-退”全周期通道,打造“不求所有但求所运”的基础设施运营模式,进一步强化资产的运营和管理能力。

4月21日,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新区片区内,首笔3220万元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落地。这笔业务突破了传统融资模式,以租赁项下国内证福费廷模式办理,顺利将粤港澳大湾区内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融资租赁资产转出至澳门金融机构。

“这一创新突破了传统融资模式,为盘活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有效促进粤澳金融资金资产双向跨境流动。”办理首笔业务的中国工商银行横琴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小循环”嵌套集团全球“大循环”,有利于大湾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积极实施改革创新的同时,6月广东自贸试验区公布了13个联动发展区,以期将更多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据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介绍,13个联动发展区在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同时,还将注重发挥联动发展区的积极和主动,支持联动发展区和广东自贸试验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投资贸易自由便利、金融开放创新、粤港澳深度合作等领域开展联动创新,探索形成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范围更广、产业结合度更高、富有地方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

为更好地做到差异化复制推广,联动发展区所在的13个市选择了一批管理体制比较完善、产业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地方设立一个联动发展区,针对梳理出的62项经验围绕联动区是否具备条件、区域市场主体是否有需求、地方政府部门是否有意愿进行复制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评估。

“从具体的领域上来看,投资便利化方面大家选择复制得最多,25项提出的经验中有24项在10个市进行复制推广,其中有6项在13个联动发展区都实现了全覆盖;在贸易便利化领域,14项复制推广经验中有5项在10个市复制推广;在金融领域,提出的17项复制推广经验中有9项在10个市选择了复制推广;在法治服务领域,提出的6项改革创新经验中有4项在10个市选择复制推广。”张劲松表示,接下来就是要抓好落地落实,要见到实效。广东省商务厅、自贸办将会同省直和中央驻粤相关单位,携手各个地市一起协助指导各个联动发展区按照差异化清单,把这些改革创新的事项一一地复制推广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当地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为发展增添改革创新的新动能。

关闭